拍痰護理
配合氧氣機使用,個案需先化痰.排痰.
◎哪些人需要拍痰?無法或無力將痰液咳出的病患,例如:中風、重症肌無力、長期臥床的病人或幼兒。
◎拍痰原理 拍痰是利用重力及震動的原理,鬆動肺及支氣管內的痰液使病患將痰液咳出。
◎實施拍痰的用具 拍痰時,手呈現弓起如杯狀
◎何時是拍痰的最佳時間?飯前30分鐘至1小時、或飯後1.5至2小時之後,執行拍痰;每次拍痰10至15分鐘,每兩小時執行一次。執行蒸氣治療或服用化痰藥30分鐘後,執行拍痰。
洗完澡或喝溫開水後,會促使痰液較易咳出。
◎拍痰姿勢 拍痰前,先使用聽診器確立痰液位置,再加上姿勢引流達到最佳效果(例如:痰液在左側→病患採右側臥,痰液在右側→病患採左側臥)。
一般拍痰姿勢為頭低腳高的姿勢,若病患合併有腦、心臟病或呼吸不順暢者,採頭抬高30至40度側臥。
◎拍痰注意事項
執行拍痰過程中,隨時注意病患是否呼吸困難、臉色有無發紺?若有上述症狀,先暫停拍痰,先清除口鼻分泌物後,評估呼吸通暢再執行拍痰。
拍痰要避開胸骨、腰部後側、脊椎骨、腹部、骨突處等部位。
隨時補充適量溫開水。
注意室內溫度變化,適時調整衣物。
拍痰後,維持頭低轉向外側腳高等姿勢,保持10至15分鐘,以利痰液排出,若有特殊疾病(例如:腦、心臟病或呼吸不順暢)勿採此姿勢。